三阳经的配合是:太阳主表,负责开放;阳明主里,负责闭合;少阳在表里之间,起枢纽作用。但它们三者并非独立,而是相互配合、密切相关的。
黄帝又问:那三阴经的配合与分离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外部为阳,内部为阴。因此,内部的经脉是阴经。少阴之前是太阴经,它始于足大趾,代表阴中之阴。太阴之后是少阴经,它始于足心,代表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是厥阴经,它始于足大趾,因为两阴相合,无阳相伴,且厥阴位于最内,所以被称为阴之绝阴。
三阴经的配合是:太阴为三阴之表,负责开放;厥阴为三阴之里,负责闭合;少阴在表里之间,起枢纽作用。它们三者也是相互配合、密切相关的。
阴阳之气在人体内不断流动,传递于全身。气在体内运行,而形体则展现在外。这就是阴阳的配合与分离、表里相成的道理。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道:人常说四经十二从,这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岐伯解释道:四经,是与四季变化相对应的四种正常脉象。而十二从,则是与十二个月份相对应的十二经脉。我们的脉象有阴阳之分,只要了解了阳脉的特点,阴脉的特点也就自然明白了;反过来,知道了阴脉,阳脉也就清楚了。
阳脉主要有五种表现,春天是微弦脉,夏天是微钩脉,长夏是微缓脉,秋天是微毛脉,冬天是微石脉。因为每个季节都对应着五脏,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共有二十五种阳脉。而阴脉,就是没有胃气的脉象,我们称之为真脏脉。真脏脉意味着胃气已经严重衰弱,一旦这种脉象出现,病人的生命就岌岌可危了。相反,阳脉是有胃气的健康脉象。通过检查阳脉,我们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而通过检查真脏脉,我们可以预测病人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