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管理,是我们教师要学习和把握的。作为一线教育工作的老师,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每个班可能都有一两个这样的学生,他们要么像孙悟空一样不遵守规则,挑战权威,异常活跃,惹是生非,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引发家长投诉;要么像公主、王子或者含羞草一样内向退缩,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要求很高,追求完美,这些学生容易焦虑,不敢做决定,凡事都小心翼翼,甚至举手回答问题都感到害怕;还有一些学生像来自星星的孩子,在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方面较为欠缺,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有困难,情绪爆发起来像疾风骤雨一样难以控制,而状态好是时候又萌萌的非常可爱;更有一些孩子好像游离在班级之外,和班里同学、老师都很少有交流,没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也没有明显的问题。结合儿童心理和教育理论,总结了一套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改进三步法:分别是识别问题、收集信息和行动策略。 一、识别问题 识别问题 我们一旦开始接触学生,就是识别问题的开始,参考的标准是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过度不足、不当以及他们的常规表现。过度的意思是频率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比如:经常拿别人的东西,稍不如意就哭,不停告状;不足是大家都上操他不去,不能听从指令完成作业;不当指的是做不符合情景或者年龄的事情。比如通常情况下,如果有同学受伤,大家都会表达同情,但有的学生可能会哈哈大笑,或者过分老成、幼稚,有这样表现的学生就应该是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了。同样有些同学平时很外向,突然不说话了,也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细心的老师往往能够很快识别问题,解决问题。 有一位老师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周,发现有个孩子上课经常要求去上厕所,及时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在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初步确定可能是因为刚入学的焦虑引起的。家长反映确实是这样,还描述了孩子在家,每天早上出门前都要上两遍厕所,而且跟父母说老师不让上厕所,但是在学校,班主任肯定没有阻止孩子上厕所,面对这样的疑问,这位班主任老师又及时与各个学科老师做了解,发现确实有一次书法课上老师没让去,所以这个孩子就害怕上书法课。于是班主任给这个孩子发了一个方便卡,方便卡就是这个学校的孩子可以有特权在课上也可以随时去上厕所的一个卡片,开始这个孩子还很高兴,但是过了两天又有同学因为他老去上厕所而笑话他,这孩子又变得烦躁起来,早上起床后各种磨蹭和吵闹不想上学,妈妈在家怎么安慰都不行,于是这位老师又与家长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老师在学校适时地对他的课堂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妈妈充分陪伴孩子给孩子规律的作息,早起半个小时让孩子充分完成自己早上想上两遍厕所的流程,不想进校门的时候,老师特意安排同学到校门口去接他。通过充分的接纳和融入措施,这个孩子慢慢地克服了自己的障碍,能够在前十名到达班级,变得对自己有信心了,而且越来越喜欢老师和上学了,也不再担心上厕所的问题了。从这个例子来看,识别问题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一阶段对孩子是解决问题的黄金时期,对家长和学校来说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在一年级新生适应上的投入是最有价值的投入。 每个孩子都有两大最为突出的需求,那就是亲密需求和自主需求,亲密需求就是成为集体的一员、被班级接纳、认可或需要,包括参与、合作、友谊、连结;自主需求就是自己能够做主、有选择、获得成就、被尊重和看重,在竞争和比较中被认可。有这两种需求的孩子根据自己的能量和身心特点,可能会有松散的、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表现,也可能会选择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行为方式,通过不同需求和行为控制上的表现,我们可以把需要重点关注的孩子简单分为四个类型: 第一类:孙悟空型的孩子。一般而言,在学校中表现如同孙悟空一样的孩子,习惯不受约束,挑战权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种是在家习惯当老大,被过度宠爱;另一种是极度被压抑和限制的,离开了权威后变得调皮捣蛋,没有约束。 第二类:公主王子型的孩子。过于拘谨,追求完美,容易焦虑,不敢做决定,他们要么在努力追求权力,要么就不知道自己还有权力。比如有些一年级的小朋友,内化了父母的高期待,觉得自己很棒、很好的,而在实际生活中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又非常少,能力上没有得到锻炼,进入学校和老师、同学比较后发现很多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反而做不到,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焦虑和退缩,变得害怕上学。 第三类:孤独落寞型的孩子。在学校里要么不知道如何和老师、同学建立关系,要么过于热切地渴望和老师、同学亲密,却因为缺乏良好、正确的社交规则和礼仪而屡屡受挫。这种孩子主要是缺乏细心和关心他的指导者。 第四类:含羞草型的孩子。这种孩子一般表现为害羞,缺乏自信、甚至退缩、紧张焦虑,很需要亲密感。这种孩子一般都需要关心、陪伴和鼓励,帮助她建立好的关系、自尊和自信。 二、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 在了解了孩子基本行为问题类型及成因后,我们心里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方向,但还需要进一步收集资料,才能了解问题的核心和实质。资料的收集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学生、老师和家长访谈以及学生作业等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水平资料和垂直资料两个方向。水平资料就是了解他的生理、认知、行为、心理、社交五方面的情况。 (一)水平资料——生理状况。生理状况就是要了解行为是否是因为器质性问题引起的。比如有同学在课上老站起来,要先了解是否有近视或者多动的情况;写字不好是不是因为手部肌肉力量的不足;不能上体育课是否是害怕空旷的空间。对这些异常行为,首先要考虑的是生理因素,因为孩子始终处于发展阶段,及时的补救对孩子和家庭都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教师要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问题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处理事情或者责备孩子。 (二)水平资料——认知能力。考察孩子的认知能力包括孩子的感知觉是不是特别敏感。有些孩子对身体接触特别敏感,那么在同学和他接触的时候,就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些。注意力是不是容易转移,对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要注意安排在前排,减少分心物。记忆力是不是很容易从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也就是说了当时好像明白了,过一会儿就忘了,这往往和智力障碍有关联。言语和理解上是不是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如果不能是因为先天因素,还是缺乏训练造成的。 (三)水平资料——行为表现。行为表现,也就是要从问题行为或者情绪爆发的前因,现场学生的行为、表情、语言等,他人的互动及如何结束,从这些方面来了解他可能的心理诉求。 (四)水平资料——心理特点。心理上的资料就是要通过了解问题学生是如何看待发生的事情,他的情绪体验和对他人、自己和环境的期待是什么样的。 (五)水平资料——社交关系。社交关系主要看问题学生和他人的关系是不是有冲突的,是不是想要支配、控制别人的或者是松散的。 因为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借由以上资料,我们大概能够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冲突,也能了解到他们的优点、缺乏的能力和需要的帮助。一般而言我们会发现孩子之所以会呈现各种问题,主要是由于生理不足、心理负担或者缺乏训练造成的,这样就能够提供相应的帮助而不会进行道德上的评价和指责,理解孩子问题上的不能和不会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心法。 三、行动策略 行动策略 (一) 孙悟空型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 孙悟空型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孙悟空型孩子最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有三大类,按照呈现的时间顺序来看分别是规则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容易情绪爆发。 1.规则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意识的处理办法。面对不守规则的孩子,我们要明白这些孩子的表现需要和可能的原因,这样孩子面对环境、要么哭闹,耍脾气,要么拖延,搞破坏,试探老师的底线。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家里就没有规矩,属于被宠坏的孩子;第二是家里有个权威的家长,一旦拿掉紧箍咒,小孩子一秒钟就变成泼猴。无论如何他们最需要的是个好的权威,需要带着爱给孩子立规矩。好的权威首先要放下权力之争,孩子拿起了武器准备看看到底谁说了算,我们不提供战场,只是陪伴他练习服从规则的行为。多次之后,孩子就能够遵从规则了,因为从遵守规则里他体会到了成就感和自尊感。 1. 规则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意识的处理办法。 举个例子:有位老师发现班里有几位学生,当堂作业不能完成,不是和周围同学说话就是自己做小动作,而学习能力上没有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及聊天中发现,很有可能是孩子们没有意识到当堂完成作业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做的,虽然老师一再强调了依然无效。于是这位老师决定让他们承担自己的后果,老师选择了上午第四节课来做这样一件事情,还有十五分钟的时候老师提出,同学们,如果选择了不当堂完成作业,那么就相当于选择了写完作业再吃午饭,如果按时完成就选择了按时吃午饭。说完这段话之后老师慢慢观察,并针对那几个孩子在十分钟、五分钟的时候持续提示,等到时间快到的时候,几个孩子由于拖延还没有完成,有些同学哭了起来,老师很平静地走到他面前,先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说道:“我知道你很着急,你选择了现在哭就选择了不能很快完成作业和吃饭,要是选择了停止哭,开始写估计五分钟就能完成,正好赶上吃饭,什么都不耽误。”孩子听完老师的话停止了哭泣,用行动完成了作业。几次之后他们也慢慢改掉了拖延的毛病,按时完成作业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好老师要有爱心和耐心,用智慧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能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可以从多种解决方法中找到最好的那条解决路径。 2.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的处理办法。进入集体后的孙悟空往往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自我中心的倾向,由于在满足自我需要方面很少考虑别人,因而容易和他人发生冲突。因此在冲突发生的最初阶段,还没有形成不良的同伴评价的时候,及时制止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无论孩子处于意愿还是能力上的缺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用好的行为替代不好的行为,所以首先是要停止无效的社交,老师的处理也至关重要,老师要倾听双方的声音,不能给总出状况的孩子贴标签,只听一贯表现好一方的声音是不可取的,同时老师还要创造机会,让问题双方听彼此的声音,这个过程中要拉开问题和人的距离,学生常常会表达出讨厌谁谁谁,他总是骂人,老师可以把这个话题转化成你不是不喜欢谁而是不喜欢他骂人的行为,老师要弱化学生之间的冲突,强化行为的影响,检视行为与期待的冲突,启发双方学生如何能够达成彼此都满意的结果。也可以通过现场实践,实践后再让孩子们谈体会和想法。由老师就双方冲突事件之前和进行建议后再次实践的两次做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看到好的解决方案带来的好的效果,强化大家好的社交行为和方向,这是一个完整的流程,需要老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落实,不要怕麻烦,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只有形成社交上的正向反馈机制,才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这方面的前期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2.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的处理办法。 我们会发现以往对这些孩子也都进行过多次教育,但确实是屡教不改,收获甚微,老师也很有挫败感。其实不然,还是我们没有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说明之前的教育行为在学生身上是无效的。就像我们说只有老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教学行为实际是没有发生的。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屡教不改的学生,一定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而言是无效的,马上停止无效的方法,用想要的行为去替代不想要的行为,带着孩子把正向的言行做出来,才是冲突解决的最有效的方式。 3.容易情绪爆发的处理办法。处在这个阶段的孙悟空类的孩子,当孩子面对某类压力和挫折情境时,有些孙悟空型的孩子就会变得情绪冲动,这往往与考试成绩、同伴评价有关。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特别注意,这说明孩子的情绪蓄水池里已经有了很多负面情绪,不通过疏导很难自行消化了。如何疏导呢?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当被了解和接纳的时候就自然消失了,所以面对情绪爆发的孩子,老师首先要接纳和陪伴,听他去表达,在表达的时候用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情绪脸谱,老师可以自行制作打印出来,帮助孩子去表达。小学生常有的正向情绪有开心、快乐、得意、满足、希望、轻松、兴奋、感动、想念、勇敢,负面的情绪有压力、紧张、疲惫、讨厌、嫉妒、生气、担心、不安、怀疑、害怕、孤单、难过、自卑、受伤、委屈、无助、失望等等,借助情绪脸谱和事情发生的前因和后果来分析,帮助孩子明白和接受自己的感受和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及时纠正其中不合理的想法,提供可行的方向。 3. 容易情绪爆发的处理办法。 举个例子:有一个和同学经常情绪爆发的孩子,通过情绪脸谱的探索,发现自己最大的情绪是害怕,害怕考不好的时候妈妈会打骂自己,而跟同学冲突的导火索是他们说了贬低自己的话,情绪也是害怕,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通过情绪探索他了解了自己的需要是被认可,采取的行动方向是不磨蹭了,选择了做对考试有益的事情,老师通过陪伴和接纳让他明白自己的需求,并采取了理性的行动方向。 (二)公主王子型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公主王子型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公主王子型的孩子的特点是过于拘谨、追求完美,容易焦虑,不敢做决定,所以老师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要特别细心,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达不到时也容易有情绪问题,这些行为之下都隐藏着一个担心,就是害怕自己做不好,别人不喜欢自己了。因此对待这些孩子老师要着重指出他们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和品行,淡化对结果的看重,因为结果是不可控的,而过程和自身因素是他可以把握的。通过这个方向的调整,孩子最终会放下对结果的追求,投入到努力的过程中,从而建立了新的自尊和价值感,降低焦虑值。 举个例子:有一个小女孩能力很强,作业完成很好,但是不敢和班里的老师说话,回答问题都有困难,和妈妈沟通后发现在家里和妈妈的相处很好,但是害怕爷爷奶奶的批评。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不去说她没有做到的部分,而特别强化她已经做到和知道的部分。比如考试考了95分,还不错。但是老师不会对她说:“你好棒噢,又考了全部第一。”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更加追求结果和第一,始终生活在担心失掉第一的焦虑中。她的老师会怎么说呢?会这样说:“你这次考到了95分,是因为这几周你都有好好地完成练习,复习错题,每次老师上课也都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的,所有才会有这样的成绩。你是很有能力听课和完成任务的。”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老师对过程的描述和评价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弱化他们对他人肯定和结果的担心。 (三)含羞草型孩子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三)含羞草型孩子 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含羞草型孩子由于内向、害羞,对亲密感的需求更大一些,因此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心。同时他们还表现为低自尊,通常不够自信,所以老师在关心的时候,也要建立他们的能力感和自尊感,这部分孩子的内在需求是获得良好的关系,所以在建立自尊、自信过程中运用的技巧和公主王子的技巧类似,但是内容上不是完成作业等获得成就的能力,而是建立关系的能力。一方面让孩子在和自己的关系上获得成就感和亲密感,另外一方面在相处的过程中让孩子看到自己在培养和维护关系上的能力,从而建立自尊。假如有一个含羞草型的孩子,第一次来到办公室告诉老师自己明天想请假,老师特别开心的对她说:“你知道吗?老师真的很开心你来告诉我你想请假,你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要,想请假。并且一个人来告诉我,这是需要勇气的,你独自一个人完成了这个工作,而且你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我很清楚地知道你的需要,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呢!而且你的直接表达让我感受到了你的信任。老师真的很开心。希望你也可以在与同学相处中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对别人的信任,那样大家就更能明白你的想法了。” (四)孤独落寞型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四)孤独落寞型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孤独落寞型的孩子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指导者,通常具有很强的亲密需求,然而在行为上缺乏指导,容易表现为各方面都不强且人际关系疏离不容易融入集体。如果班主任不主动发出邀请,这部分孩子他们很有可能一直游离在班级之外,成为边缘人,所以对于这部分孩子,班主任要主动发现他们的特点,提供他们服务班集体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正向的人际关系,获得友谊。同时要在学业、体育、文艺等方面培养他们的行动力,让他们有自己的能力、特长,做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尊、自信。有些智慧的班主任老师在班级设立一些小岗位,提供孩子服务班级的机会,建立兴趣小组,发挥他们的优点,通过参与提供归属感,慢慢改变孩子的外在能力和内在动力。 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复杂而具体的,我们老师要保持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尝试和修正自己的方法,逐个解决问题似乎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所以解决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终极方法是进行班级建设,围绕孩子的亲密需求和自主需求进行教育和培养。第一,在入学初期要想办法举办各种活动,邀请不同类型尤其是能力弱的孩子的参与和融入,包括小岗位、团体小活动、户外游戏、我为班级做件事等有利于建立班级凝聚力的体验性活动,帮助大家获得融入感,形成积极的班风。第二,在班级规范养成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结果和逻辑后果的承担,培养正确的行动替代不好的行动,让同学们在错误中修正自己的行为,用能力培养替代责罚和不满。第三,发现每个孩子一个优点,帮助孩子运用自身优点服务班级和社会,从而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对自己和集体负责的态度。如果在班级工作中能做到这三点,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将会减少很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