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给人的印象总是显得荒凉孤独。毕竟那儿缺水少树,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潜力。 然而,现在有网友认为黄土高原竟然可能重焕生机。例如,某些网友提出,如果投资一万亿去平整黄土高原,就能创造出一亿亩的良田。 不仅如此,它还能转变为一个新的塞上江南。情况真的真是如此吗?黄土高原是否真的有可能变绿呢? 被风吹拂的高原 在此之前,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黄土高原的地形和历史背景。明确这些内容之后,大家会更容易理解改造黄土高原的艰巨性。 从卫星视角观察,黄土高原是全球最大且最厚的黄土沉积地貌,总面积达到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欧洲国家。 黄土高原的形成究竟是怎样的呢?这要归因于风力的作用。强劲的大风将新疆和内蒙古的沙子全都吹到了陕西地区。 在这段时间内,经过数百年的沉积,黄土的厚度达到了数百米。其最高堆积层甚至可达到336米。可以说,黄土高原是一个由风力形成的高原。 遗憾的是,这片广阔的高原上,主要的土壤是贫瘠的黄土。 这种黄土偏向碱性,且其中的腐殖质和氮元素相对匮乏,因此土壤的耕作能力极为低下。更别提种植作物了,就连杂草也难以生长。 黄土高原以前是非常绿意盎然的吗? 当然,如果将时间线向前推进,大家会发现黄土高原曾经并非如今的模样。那时的黄土高原,可以与江南相提并论。 例如,在夏商周时期,黄土高原碧绿的森林覆盖着广袤的大地。得益于这一优越的自然环境,这里成为了当时华夏文明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出现使得黄土高原的森林遭受了严重打击。为了建造房屋,人们不得不四处砍伐树木。在这种情况下,黄土高原的林木数量呈现出明显减少。 此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我们只能继续砍伐森林。只有将林地转变为农田,才能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饮食。 自那时起,黄土高原逐渐由广袤的森林变成了稀疏的小树林。 在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人口大幅增长,农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然而,此时黄土高原的居民则开始遭遇新的困境——缺水。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秦王嬴政在即位后,决定在关中地区建设一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郑国渠。 随着工程的完工,渭河北部超过4万亩的农田终于获得了灌溉,从而缓解了黄土高原面临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隋唐时期,黄土高原仍保留着一些绿色,因此中原王朝并未完全抛弃它。隋朝和唐朝都选择长安作为都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长安为中心的水利灌溉系统。 当时的唐玄宗甚至能够品尝到关中本地种植的橘子。可以说,那个时候的黄土高原依然散发着最后的辉煌。 唐朝之后,黄土高原逐渐走向衰退。某些地区仅剩下草原,用于放牧的空间愈发有限。随着牛羊不断啃食草根,当地的草原面积持续减少,最终几乎消失。 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因树木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现已趋于荒漠化。 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全球气温下降,降水带向南移动。这一系列变化使得原本温暖湿润的黄土高原沦为干旱和贫瘠之地,风沙四起。 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演变历程实际上是一部“由绿转黄”的衰败史。当最后一片森林消失时,黄土高原便彻底化为黄土高坡。 黄土高原适合农业吗? 提到这儿,或许很多人会疑问,在黄土高原这样的环境下,真的还能进行农业生产吗?一开始说的黄土变成农田,这是否有些夸张呢? 严格来说,黄土高原确实具备一定的种植潜力。该地区有一种独特的地形,称为塬。塬上的黄土可厚达数十米,而其下方则藏有地下水,上面则是农田。 许多当地居民正是利用这片耕地的特性,种植了大量粮食。由此可见,黄土高原并非如想象中那样荒凉和绝望。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黄土高原上的塬已经包括洛川塬、董志塬、长武塬和白草塬等。 特别是董志塬,地势平坦开阔,覆盖面积达到910平方千米,被称为天下黄土第一塬。这里用于耕作,无疑是一处风水极佳的地方。 因此,如果真的有一万亿的资金,我们不必将黄土高原完全推平,直接投资建设塬就可以了。一旦塬建成,耕地的雏形便会随之形成。 缺水问题相当严重。 当然,要想真正将黄土高原转变为农田,必须解决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水源。 根据相关资料,黄土高原的降水量非常有限。年均降水量仅为200-700毫米,并且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至于其他时间,几乎没有什么雨水。 降水量虽然较少,但更为严峻的是黄土高原的蒸发量相对较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绿植都难以得到良好的生长。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导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目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47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2%。 每年,高原地区有16亿吨泥沙被输送至黄河。以陕县的三门峡站为例,90%的下泄泥沙来源于黄土高原。这显示出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关键在于,这一趋势形成了恶性循环。水土流失会带走土壤的熟化层,从而使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如果植物数量不足,黄土高原的水分储存能力将持续下降,同时水土流失现象也会加剧。长此以往,黄土高原的荒漠化问题便无法逆转。这正是黄土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悲哀。 缺水问题有望得到缓解吗? 显然,针对这一困境,许多人在网上提出了解决方案。例如,一些网友建议,可以通过延伸南水北调工程来缓解黄土高原的缺水现象。 以尚未开始的西线工程为例,工程师可以通过挖掘隧道的方式,将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等水流引入黄河,从而扩展调水项目的路径。 当水流抵达黄土高原时,人工造林的时代便会随之开启,这难道不令人振奋吗? 其次,继续扩大植树造林,以达到维护黄土高原水分和湿度的目的。 可以在黄土高原上种植沙柳、杨树、沙棘、苜蓿和草木樨等植物,以再现三北防护林和塞罕坝的传奇。这样一来,黄土高原的水分就不容易流失了。 第三点是老天爷的赐予。全球“降水带北移”的趋势就是对此的一个有力证明。 近年来,北方地区的降雨量显著增加。例如,河南和河北常出现暴雨,而新疆则面临洪水泛滥的情况。 秦岭北部首次出现了800毫米的降雨线。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阔叶林也在不断生长。这说明温暖湿气向北移动的趋势愈发显著。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降水带向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气温每上升一度,空气能容纳的水汽将增加7%,从而导致年降水量提高100毫米。 在中国北方,400毫米的降水量是农作物生死攸关的界限。因此,只要降水量增加,黄土地便会迅速转变为良田。在这种情况下,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有网友推测,随着降水带向北推进,我国的戈壁和沙漠可能会变成类似塞上江南的景象,中国也将迎来下一个汉唐盛世。 根据当前的情况,这一趋势显而易见。截至2023年7月,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超过63%。该地区也成为中国森林覆盖率提升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显而易见,黄土高原的前景确实相对“绿色”。如果黄土高原真的转变为农田,那么到那时再建立一个大型农场,或许就能与北大仓媲美。 黄土高原或许更适合用于发电。 当然,就算黄土高原不适合耕种,但可以用来发电呀。毕竟风能和太阳能这些资源,黄土高原是非常丰富的。 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统计,长城沿线和白于山之间有多个风速较大的区域。这些地区的年均风速能达到6米/秒以上,并且每年的可利用小时数也超过2200小时。 随着风能的发展,自然需要掌握其利用方法。到2016年底,榆林市已经建成并网了多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19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2亿度。 除了风能,当地在太阳能利用方面也充分发挥了资源。 以榆林市为例,该地区全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在5500-60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均日照时间达到2600-2800小时,能够用于发电的小时数也超过了1400小时。 看来,如果不认真利用这些太阳能,实在是辜负了这片灵秀之地。 到2016年底,榆林市已建成并联网的太阳能设备,其装机容量达到312万千瓦,年发电量则达到了22亿度。 显然,黄土高原相比于农业大区,更加适合发展为能源大区。当能源潜力开始被开发时,黄土高原的命运也随之启动。 总而言之,无论是进行农业还是发电,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利用,这片土地就能展现出它独特的价值。即使现在尚未显现,但终将有一天,它会从困境中复苏,迎来转机。